到底只是爱好者(by 陈辉)

    最近回到大连,对于久违了的魔术爱好者的第一印象还是懒与惰。

    在其他领域,摄影师脏兮兮的,工人满头大汗,领导指手画脚,导演留着萌萌的胡须各方面协调着。看惯了他们,爱好者显得那么闲情逸致,像湖边的丹顶鹤,走路甚至都要扭一扭。

    第二个印象是爱好者的“现”。

    接触过的其他领域朋友,平时吹的牛逼都是与自我有关,与专业无关。因为专业就摆在那里,大家都看得到,若真去吹也没什么底气。魔术爱好者就不然了。刚接触一些爱好者,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:“到底是爱好者!”我在闲聊,听见一个爱好者向他的同伴解释:“只有巴格拉斯本人表演的那个版本才叫巴格拉斯现象,其他人的效果只能叫做any card at any number”“你演这个是pit hartling的吧?你去听他那个好几万块钱的课了吗?”当表演出现失误的时候,他们会说:“不要在意那些细节”,换成是我,早就遍地寻找缝隙去了。我曾批评过他们的表演不好看,但是他们,在看了几次大师现场秀以后,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,逢人便说“魔术一定要看现场的,你不懂的,我给普通观众不这么演的”。我很庆幸,在看他们的表演时多半是通过视频,如果是现场,我怎么好意思中途离席呢。似乎是讽刺,然而完全是真话,并没有夸大性。

    爱好者的“现”并不限于故作渊博,评论古今。踏入这个圈子里,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爱好者可爱的一面。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学校的表演,按照以前与学校魔术社团的约定,现场只允许主办方摄像并且只有主办方负责人与我二人可以存档。表演之后得知,有位魔术爱好者竟偷录了我表演的完整画面。并且至今,这位爱好者都没有亲自向我告知这件事。碰巧的是,后来另一次校园表演,这位爱好者有事没来,他的师父拍摄了我表演的全部过程。我真害怕有一天,在他们研究或者询问别人后,跑过来问我一句“你那次表演的道具是不是根据XX那个图纸设计的?你买了XX的另一个很屌的产品了吗?”这将是多么可爱的自我嘲讽!这里面有无可奈何,有容忍与放任——由他们去吧。然而我对他们,依旧保留着亲切感。谁没有幼稚的时候呢?无论年岁,能在你面前如此真诚,也是好的。

    魔术爱好者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不成熟行业规则的磨练,外界嘲弄与内心好胜种种畸形交流的产物,结果也许是不健康的,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。

    都说爱好者装,可是装的有分寸。爱好者会奉承,会趋炎附势,会拉帮结伙,甚至两面三刀。然而,因为他们有艺术修养,他们做得并不过分。关于“装”,别的我不知道,只知道一切剧作都离不开反面角色。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,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。因此我的小文中没有一篇是夸爱好者的。只是有的写得深,有的写得浅。有一篇很理想,我用一个爱好者的语气,与他相同的切入点,写了一篇看起来跟魔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小文,达到了部分讽刺的效果。过后我却有些悔意,怕其他人看不懂,怕那个爱好者看懂。

我为爱好者写过一些小文,包括《魔术爱好者的五个阶段》(2010)、《魔术圈里的八种人》(2011)、《总是有这么多爱好者》(2011)、《什么,可以演;什么,不可以演》(2011)、《有些爱好者,你们的见识甚至比不上普通观众》(2012)、《马桶理论》(2014)。写它们的时候,无时无刻不想到爱好者,因为我是试着用爱好者的观点来讲魔术的,也只有爱好者能够懂我恶语中的善意。

    我喜欢魔术,我希望魔术爱好者喜欢我接下来准备写的书。

为您推荐

相关评论

返回顶部